• 回到顶部
  • 13775626247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读书会第I期】读书是一种奇妙的旅行

     读书人介绍

 

 

老唐,或唐老鸭,男,70后。摄影师、微电影导演,宗教研究、书法实践者。(特别交代:这次是偷偷摸摸地来常州的。据称,许多人找他拍电影,嫌烦)
    

推荐书目:《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高铭

 

    

老蔡,或蔡一碟。男,80后。《最龙城》主编,创意十足,喜爱小清新的女纸。老蔡对女性皮肤保养颇有见地。
    

推荐书目:《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 作者:果壳

 

    

赖老师,(跟那位姓“cang”的老师不是一个系统的)男,70后,高中语文教师,他反对把教科书内容那个什么化,你懂得!
    

推荐书目:《陈子龙及其时代》  作者:朱东润

 

    

小峰子,男,70后,江南教育网执行总编辑,一谈到教育就瞌睡,一瞄到好书就呆萌。
    

推荐书目:杂志书《读库》  作者:张立宪

 

    

小孟,女,90后,实习生,常工院准大四生。整天奇思妙想,被小峰子列为重点培养员工。
    

推荐书目:《追风筝的人》  作者:Khaled Hosseini

 

精典语录

    

老唐:但是他的对话方式不是说用语言、无线电、光啊,他用的是脑电波。他说,大脑不自觉的跟另外一个维度的你在交流。
    

老蔡:我现在看书确实很功利,我刚刚买了一本书是为了我女儿看的,就是怎么教育小孩子,这个可能选择书的范围是比较功利的。
    

赖老师:你知道行政类的材料对我来讲是非常讨厌的,但是反过来讲,回过头去反思一下,也能看出一点道道来。
    

小峰子:我们生活在功利的年代,狭义地说,99%读书人都带有功利性,虽然阅读是功利性的,但不代表你的心是功利的。
    

小孟:一贫困孩子成了状元,很多人到他家里取经。贫困孩子把他们领到自己的家里转一圈说:你看,我们家什么都没有,因为没有诱惑,所以我才专心学习。

    

小峰子凝望手机时钟,紧锁眉头。都6:15分钟,读书会第一期不会泡汤吧。咋不会泡汤呢,外面秋雨瓢泼。不到几分钟,小峰子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微信,短信都来了。爽约大意分几类:胡吃海喝型,饭局缠身;宝贝反抗型,在家逗孩子玩儿;分身乏术,飞机没有迫降成功……
    

18:30,小峰子掰着脚丫数了数,连俺们实习生小孟已经有5位读书人了,开锅,上菜!

 

 

小峰子,清清嗓子,带着一种久违的文艺腔调发表宏大的开场白——
    

小峰子:这几天,微信上爆红《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我觉得,中国人确缺乏阅读,据说是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我们不否认,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但我们也应该了解这篇文章传播路径、甚至源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思考。
    

小峰子:我所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的读书会不是一味的介绍书籍,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而应该把阅读放在当今手机智能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来交流与反思。对阅读的现象、方式、经历及故事进行深度解读。

    

功利阅读不代表功利心

    

老蔡:是的,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个时代的阅读体验。如果我们死读书,故意不理会电子时代,我们就落后了。
    

小峰子:对,那我先谈我阅读的故事,还有伴随我的感受。
    

老蔡:我们一直认为永峰是个传奇。
    

小峰子:我的原始学历是初中生,16岁就来常州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玻璃钢造船厂,原来常州有个二五三厂,生产的玻纤布就是供应给我们船厂的。我整天跟着树脂、玻纤布打交道,气味很浓烈,应该有毒。
    

小峰子:我们当时工资只有200多一点。就在这么的环境里,我觉得我很幸福。当然我的工友们也是幸福的。
    

小峰子:我的幸福来自我每晚都能看上一个小时的报纸,我的工友的幸福来自每晚去舞厅跟姑娘跳上几曲。尽管他们晚餐长期只吃点大白菜,因为要省钱买舞票。
    

小峰子:后来经历了很多,比如到餐饮做过,又到一个杂志社,阅读没有停止,但仅限报纸,后来自然而然地做记者了。在报社里,盯着《南方周末》反复看。即便到现在报纸杂志还是我阅读的主流载体。
    

小峰子:所以今年我每个月为自己定了一个阅读主题,什么5月份《论语》、6月份《礼记》,我觉得我的阅读架构太空,所以着急。
    

赖老师:我也有这个想法,多看看古典的书。读读《诗经》,不同年代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老蔡:我可能没有小峰子和赖老师这样的阅读状态。我现在是做企业内刊《最龙城》,是常州的一份时尚人文杂志,做这种杂志是需要灵感的,我看东西可能不是像诸位一样去慢慢品,我真的是一种浅阅读,太功利了。
     

赖老师:你需要那个信息量,你需要去浏览。
    

老蔡:我现在看书确实很功利,我刚刚买了一本书是为了我女儿看的,就是怎么教育小孩子,这个可能选择书的范围是比较功利的。特别羡慕赖老师这种,可能专业上没有太大的需求。
    

小峰子:我们生活在功利的年代,狭义地说,99%读书人都带有功利性,虽然阅读是功利性的,但不代表你的心是功利的。
    

小峰子:比如说我是搞新闻的,那一定会多看一些新闻总编的演讲录,吸收他们的新闻观点,这个是功利的,但我们的内心不能说是绝对功利的。它必定是有思想的,在吸收正能量的东西。
 

赖老师:小峰子的观点,我也赞同,我的办公思维与你有部分相似。我现在整天忙着写些材料。你知道行政类的材料对我来讲是非常讨厌的,但是反过来讲,回过头去反思一下,也能看出一点道道来。

 

 

跟新媒体要有距离
    

老蔡:对,是的,味道也在这里面。各位是看书,我是做书的,然后我也很困惑,现在人看书不是像以前成为一种习惯性了,以前会去买点书看看,现在人阅读纸质的习惯在改变,人们都是阅读手机、网页。其实我们也很困惑,杂志未来怎么做,能够让读者更喜欢。
    

小峰子:我们应该尽量有节制的去浏览微信、微博,它最多是一种信息的表达,谈不上是一种阅读,它甚至不叫轻阅读或者浅阅读,它只是一种潜浏览。早晚的微信、微博可以看一下,补充一下信息量。老蔡在发什么呢,我大概要知晓,该点赞就点个赞吧。

    

小峰子:但是如果早上、中午、晚上你一直弄,就不行了。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也不能说沉迷吧,就是它和我有黏贴性了。我不看不行了。看到最后不行啊,我发现和它黏贴的越近越不快乐。首先,眼睛是吃不消的,第二,是感觉到恐惧。为什么恐惧?一天天过去了,什么也做不成。
    

小峰子:后来我就想慢慢的摆脱它。摆脱它也是有过程的,比如说我写在本子上一天要做十件事,都是要打勾的。当然所有的事不可能都做完做好,但你主干的事情是会做的,我觉得你十件事做七件事,是可以的,满足了。做了八件事我给自己打了个优。那么这个时间随着主干事情的着手,就会慢慢摆脱网络的束缚······
    

小峰子:另外这个时代已经不能让你独立思考了,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生活、学习、工作都要跟新媒体稍微有着隔离。
    

老蔡:我觉得《江南教育网》还是读书会也好,存在着这样的使命,唤回大家对读书的这种习惯,或者这种记忆。
    

小峰子:我觉得谈不上使命吧,这种读书是一种正能量,它可以给我们内心清除垃圾。所以我们读书会以后第一,坚持读书,第二,分类。其实我在《香港文汇报》的时期一直有教育沙龙,有很多人参与,但是它的跨度是比较大的,大概一个月一次,大家一起跳开校园谈教育。
    

小峰子:为什么坚持和书为伴?因为和书为伴,你的心是善良的。有的时候,你会有一点“邪恶”的,但是在书的渲染下,人还是正面的。
    

小峰子:我读书不是行家,我选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是什么样的书从它的封面看、出版社看、从它的简介看,我会就知道哪些是一惊一乍的书。
    

小峰子:另外工作之余,还是应该看看书,因为书是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尽管我这里有两三万的书,但是对我娱乐和精神陶冶来讲,这是最便宜的一种活动。你说买一本书只要十几块钱,像这样的书在香港都要一两百元。其实,真正的读书人并不需要买书,天天跑图书馆。

 

    

陈丹青不鸟老唐

    

老蔡:这个“書”字啊!我是没理解透啊!繁写嘛,研究这个字的话肯定要研究繁体了,它是一个律,下面是个日吧?它是每天都有规律的读吗?是这样的吗?
小峰子:我们现在楷书是不适合这样研究的,我们要研究这个字呢,要回归大篆和小篆。
    

老唐:为什么不能把楷书作为参考呢?因为字的演变是这样的: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现代汉字源自它还不是标准的楷书,它也不是标准的行书。它的好多结构鉴于在草书之上。好多字都是在草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主张简化,现在的汉字“四不像”。
    

小峰子:其实大气的“气”,古字里就是那个“气”,它不是加米的,加米那不是它古字。老唐是讲书法的,你继续讲。
    

老唐:我有好多爱好,惟有书法不敢讲。书法就是你自己只管练,是高深的东西。
    

小峰子:陈丹青也曾经和你讲过一样的话,他说:书法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讲不了!
    

老唐:我在南京上大学的时候,陈丹青去南京可云(音)书店签名售书,那本书叫《音乐笔记》,我问了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当时是小纸条递上去的,我说假如老师你耳朵聋了怎么办?因为他的书叫《音乐笔记》,音乐在于什么,音乐在于听觉,所以我就联想到贝多芬,贝多芬耳朵失聪的情况下,还能创作《命运交响曲》,不过当时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好吧!就这样散场吧!”
    

小峰子:但是他应该有这个能力驾驭这个话题的,可能他真的是时间紧。他不应该拒绝你的话题。就我们刚才聊的话题,我们以后可以架两台摄像机,把我们讲的这些东西梳理梳理,可以放到《江南教育网》上。这就叫跨界混搭的读书感受,和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职业、甚至刚才老唐讲的他遇到的人物,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没给他回答,其实我们在这讨论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充盈感,这就是另一种阅读。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

    

老唐:今天不是说没人都要带本书吗?我还冠冕堂皇的带了本书。
    

小峰子:那你把书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吧?
    

赖老师:我也带了。
    

周永锋:我推介《读库》,这是一系列的,我一直在看,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读库》是张立宪编辑的,他演过电影的。现在国外很流行这种杂志书,一年出六本书,有刊号的那种。它这里面作者都是有深邃思想的作家,有点另类的。我们生活中很多遗忘的东西,他把它捡起来,类似于像我们的常州《运河五号》,它写的东西勾起你的味蕾、你的思想、让你情绪激荡。
    

老唐:我的书和你们的相比都登不了大雅之堂。先把我从小到大简单概括一下,其实我没有很系统地看过很多书,我看书不多,但是呢我有一种猎奇感。总结下来,有几本书我一直在看,但是没有看完,就是霍金的《果核中的宇宙》、《时间简史》,它们关于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一直在看,一直在学。
    

老唐:小峰子邀我参加这个读书会。我当时就很激动,咦!我一想正好有个疯子——《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小峰子:是的,我就是疯子,其实诗人和疯子,就是我是疯子,你是诗人,它的差别很大,这个世界大家都在装疯卖傻啊。
    

老唐:我呢,有五年不在常州,一直在郑州,在郑州呢,也很浮躁,看看店啊!在郑州很躁动,就是这本书,我很安安静静地坚持把它看完,怀着好奇心。像你这种《诗经》啊,我现在真的看不动,或许等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再看。
    

赖老师:每一个年龄阶段有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心境。
小峰子:还有呢,《诗经》在不同的时期看它也是不一样的。它不是说你看一遍,看两遍,有可能它伴随你的终身。
    

老唐:这本书的作者是高铭,它一开始是在天涯论坛上连载,是我老婆推荐给我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天才和疯子一步之隔,他写这个书,不是说凭空捏造的,它好多都是采访案例。全国有好多的精神病院啊、疯人院啊,那些人康复的几率很渺小的,他就带着录音笔,专门采访这些人,帮助我们去了解这一群人。表面上看小疯子好像是一个正常的人,其实好多时候你迸发出一种疯了的状态。
    

小峰子: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讲,有可能我们的梦是真实的,我们现在的聊天只是梦。另外,老唐刚才讲疯子的事,我联想到全球一些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的整个人生状态。美国有磁卡跟踪调查。好像30%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家庭是不幸福的;在他十八岁以前,家庭离异的比例很高的;到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家庭发生变故很普遍,甚至伴随有凶残、施暴、自杀事件频频出现。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要一直推崇每个人都要成为伟大的人,我觉得是不现实的。
    

赖老师:老唐,我初步看他是关注人的内在。
    

老唐:说实话,我也是前年看的,里面有好几个故事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你要是让我很系统的、流利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口才有限。
    

小峰子: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也不是为了复述,感知很重要。

 

    

平行世界的奥秘

    

老唐:对,它里面一段一段的故事,一段故事就介绍一个病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有一个病人,他觉得他自己活在二次元,就是讲到了平行世界了。他觉得有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人,他和他对话,但是他的对话方式不是说用语言、无线电、光啊,他用的是脑电波。他说大脑不自觉的跟另外一个维度的你在交流。他其实讲的很有意思,但是它不是从科学的角度,非要用专有名词来描述这件事。
    

小孟:我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有平行时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空,可能有一些人他们生活在另外一个时空,这两个时空原则上是不互通的,然而有些事情谁能说的定呢?有一天这两个时空偶然间交叉了,那么可能会有我们时空的人到了另一时空,另一时空的人到了我们的时空,其实对于对方来说另一方都可以称作外星人,都不是正常的。
    

赖老师:我始终觉得人和自然是可以感应的。我们人头发要把它的印堂露出来,它才跟上天去交流。我自己是从山村出来的,我有这种感觉,有的时候无意当中会感受到。你比如说小峰子发读书会通知呀,前一阵你不是有一个读书计划,我也就萌生这个计划,说我们能不能经常,也不要多少时间喝茶聊一聊。
    

小峰子:我为什么贸然打电话给你,我就感觉到,因为我和你见面不多,为什么打给你呢,我感觉到好像也是冥冥当中觉得我们应该可以交流。打了,哎,就这样对上去了。
    

老蔡:频率上的共振,我觉得幸福感更强一点。所以读书还隐藏了一个宗旨——以书会友。
    

小孟:读书会嘛!我以为大家会拿一本书在那介绍介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它是一种更为开放的方式,比较放松。有一种聊天定律,就是聊天的人会发现他们最后的话题与刚开始的话题相差十万八千里。
    

小孟: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书叫《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讲的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救赎,其实我觉得单单从救赎方面来说的话,它倒是没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演绎的深刻。这本书给我更多的震撼是书中关于阿富汗国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描写。以前对阿富汗一点都不了解,读了这本书,恍然间觉得虽然没有去过但是却仿佛身临其境。怎么说呢,我觉得书开拓了我的眼界了吧。
    

小孟:至于现在的读书,从我自身来说吧,我觉得很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以前有报道说,一贫困孩子成了状元,很多人到他的家里取经。贫困孩子把他们领到自己的家里转一圈说:你看,我们家什么都没有,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诱惑,所以才专心于学业。
    

小峰子:马上九点了,今晚很开心与大家相谈。下周三再见。

创建时间:2025-05-09 14:00
浏览量:0
首页    江南读书会    【读书会第I期】读书是一种奇妙的旅行

文章评论